一、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意見問題情況
2017年,自治區PM10和PM2.5年均濃度均較2016年不降返升,未完成整改目標要求,14個設區市中13個優良天數比例降低。
二、責任單位及措施
各設區市黨委、政府,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住房城鄉建設廳。其中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整改措施為:
(一)積極推行區域、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完善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型行業準入條件。
(二)統籌開展秋冬季和初春重污染天氣應對攻堅行動,做好重大節假日及重大活動期間空氣質量保障工作。研究出臺秸稈禁燒及揚塵管控管理辦法。修訂完善重污染天氣應對預案,組織各地編制企業限產或停產、工地停工、機動車限行等應急減排清單,督促相關重點排污企業制定可執行、可操作的“一廠一策”應急相應操作方案。
(三)嚴格新車環保裝置檢驗,在新車銷售、檢驗、登記等場所開展環保裝置抽查,嚴厲打擊新生產銷售環保不達標機動車的違法行為。
(四)優化城市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網絡,推進大氣環境網格化監管體系建設。推進臭氧污染嚴重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揮發性有機物監測。開展移動源排放遙感監測網絡建設。
(五)開展大氣污染物排放清單編制、細顆粒物源解析、區域大氣重污染成因分析、重點行業與污染物排放管控等科技攻堅,加強區域性臭氧形成機理與控制路徑研究,深化揮發性有機物全過程控制及監管技術研發。
三、整改情況
2018年以來,我廳按照《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要求,加強統籌協調,加大督導幫扶力度,深入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各項工作,壓實地方責任。
(一)編制廣西區域空間生態環境評價“三線一單”,完善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型行業準入條件。
(二)根據大氣污染的四時特征,統籌全區上下持續開展以煙花爆竹禁燃限放為重點的春季攻堅行動、以臭氧污染防治為重點的夏季專項行動、以秸稈禁燒和揚塵防控為重點的秋冬季綜合治理行動,并將工業污染治理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貫穿全年。印發實施《廣西壯族自治區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指導各市編制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實施績效差異化分級減排管理。
(三)將新生產機動車環保監管作為“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實施方案重要事項,對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等新車生產企業開展新生產機動車環保信息一致性檢查。
(四)不斷優化環境監測監控網絡,共計建設75個縣(市)省控監測站點、659個熱點網絡監測站點。加速推進機動車遙感監測網絡建設。累計建設完成42個(遙感監測8個,黑煙抓拍23個,混合11個)機動車遙感檢測站點,建成遙感檢測數據國家、省、市三級聯網系統平臺。
(五)以環統數據和“二污普”數據為基礎,開展了源排放清單編制工作。南寧市等9個城市開展了大氣顆粒物來源解析工作,并在柳州市、貴港市、來賓市等臭氧污染較重的城市,開展了臭氧源解析。
經過整治,我區環境空氣質量改善明顯,自2018年以來連續三年實現環境空氣質量達標,2020年PM10、PM2.5年均濃度分別為45微克/立方米和26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別下降11.8%和16.1%,優良天數比例97.7%,達到國家考核目標要求。2020年14個設區市優良天數比例同比均有提高。
四、驗收情況
經認真自查,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自2018年以來全面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開展了春季、夏季、秋冬季等分時段的四季攻堅攻勢,建立起緊盯工業污染治理、緊盯秸稈焚燒管控、緊盯柴油貨車污染治理、緊盯煙花爆竹禁燃限放、緊盯城市揚塵治理,持續組織專家技術團隊開展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督導檢查、技術幫扶等工作。目前已按整改措施要求完成了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意見問題二十整改工作。
現將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意見問題二十整改工作完成情況進行公示,接受公眾監督。如有不同的意見或建議,請在公示期間(5個工作日)向我廳提出。
聯系電話:0771-5780411;
郵箱:dqc@www.wujie100.com。?
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
2021年2月24日
文件下載:
關聯文件: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