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7年以來,廣西各級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積極開展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工作,目前,共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16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5個,2023年1月4日起,我們推出“廣西生態文明示范創建綠色發展案例”欄目,對以上示范創建地區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的案例和經驗予以推廣。
做足“邊”的文章
大力推進口岸振興
助推沿邊開發開放提速增效
一、案例背景
憑祥市地處祖國西南邊陲,素有“中國南大門”之稱,是廣西口岸數量最多、種類最全、規模最大的邊境口岸城市。先后被授予“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科普示范市(縣)”、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最高獎項“長安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國家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等國字號榮譽稱號,連續三年因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獲自治區督查激勵。近年來,憑祥市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依托綠水青山和邊境口岸的優勢,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努力走出一條具有憑祥特色的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不斷擦亮“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的招牌。
我國九大名關之一—友誼關。禤培廣?攝
中越界河—平而河風光。龐立堅 攝
二、主要做法與成效
(一)圍繞一條主線,堅持綠色發展總基調不動搖。
圍繞“生態立市”“口岸興市”主線,發揮獨特區位優勢,做足“邊”及“美麗+”、“口岸+”的文章,找準特色發展新定位,在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上下功夫,堅持走“環境污染少、資源消耗低”的綠色發展路子,出臺關于實施生態經濟高質量發展戰略的重大規劃、重要政策和實施計劃,編制印發工業振興三年行動方案等,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理念呵護好山水,以“不搞大開發、而要大開放”的理念有序實施綜合保護與利用,依托憑祥邊境經濟合作區、憑祥綜合保稅區和國家開發開放試驗區等園區,大力發展特色水果加工、食品加工、電子產品加工、跨境電商等產業,切實把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推動“通道經濟”向“口岸經濟”轉型升級。2020年以來,在境外疫情出現強勢反彈、擴散的態勢下,憑祥市經濟仍保持高位發展。初步核算,2021年憑祥市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0.9%,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28.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6%,外貿進出口總值增長24.4%。2022年1—11月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92.08億元,同比增長33%。近幾年來,該市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水、大氣、土壤環境質量持續保護優良,污水處理率超92%,垃圾處理率達100%,森林覆蓋率達70.83%,100%鄉鎮獲生態鄉鎮命名。
憑祥綜合保稅區。龐立堅 攝
(二)扶優培強,致力于補齊提升產業集群,提質做強口岸加工業。
一是提升傳統優勢產業鏈。深化“低散亂”行業和過剩產能淘汰整治,促進產業優勝劣汰、騰籠換鳥。充分利用毗鄰越南、面向東盟的區位及資源優勢,重點圍繞進口、出口加工區,推動休閑食品產業、農副產品加工等傳統產業集聚發展。二是培育形成食品加工產業龍頭企業,充分發揮豐富的水果等進口資源優勢,引進國內外有影響力的特色食品制造企業落戶,重點推動廣西鹽津鋪子食品有限公司等企業做大做強。三是培育發展電子產品加工產業龍頭企業。充分發揮貼邊優勢,加快建設憑祥市邊境出口加工產業園、憑祥市電子信息產業園,引進一批電子產品上下游加工企業。四是培育跨境電子產業集群。利用政策優勢和跨境勞務合作的人力優勢,重點發展兩頭在外的加工業,重點引進高端小家電、五金加工等項目,打造輻射東南亞的現代輕工業制造產業集群。
廣西鹽津鋪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龐立堅 攝
(三)筑巢引鳳,強化園區建設,致力于提高園區承載力。
一是加快推進憑祥綜合保稅區、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憑祥邊境經濟合作區、自貿試驗區崇左片區等平臺建設,積極參與珠江—西江經濟帶、左右江革命老區建設,深度對接和融入北部灣經濟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中越雙邊本幣結算先行試驗區初步建成,8家中方銀行簽訂跨境邊貿結算協議,“邊境地區跨境人民幣使用改革創新”案例獲評全國自貿試驗區第四批“最佳實踐案例”,自貿區崇左片區推出在全國、全區復制推廣制度創新經驗案例14項。二是推動園區擴容升級,提升園區集聚能力。完善工業園區規劃,推進工業項目入區進園,培育壯大一批主導產業突出、產業鏈配套完善、特色鮮明的產業園區。圍繞主導產業,引進一批延鏈補鏈項目,不斷提升園區集聚力。三是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堅持“特色化、專業化、集約化”方向,打造高質量承載平臺,集中力量,推動一批工業園區基礎重大項目建設,重點抓好園區土地收儲平整、路網、給排水、電網等各類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建設標準廠房,推行“定制模式”,推動食品、電子信息等產業的龍頭企業“輕資產入駐”。對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高科技項目,給予企業搬遷、設備運輸等更為優惠的支持。
(四)大膽創新,致力于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一是加大營商環境優化力度,推出優化獲得電力指標等40項工作措施,持續深化“簡易辦”和“放管服”改革,“一件事一次辦”套餐推行贏得群眾點贊,深入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模式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表揚。二是積極探索電子商務發展新模式,利用“線上+線下”現代化電商交易模式,把榴蓮、菠蘿蜜等東盟進口水果送到全國各地消費者手中,構建東盟熱帶水果購銷流通網絡。截至目前,電商企業、個體戶已有1100多家。啟動廣西邊境口岸智慧化現代物流綜合體及中國—東盟(憑祥)跨境產業服務云平臺項目,打造獨具邊境口岸特色的電商直播中心、供應鏈金融中心。跨境電商公共清關中心正式啟用,2021年,跨境電商出口總貨值24.16億元,2022年以來,市場采購貿易出口總額21.02億元。三是精準施策,統籌疫情防控和工業經濟發展。創新通關模式,實施越南車“重進重出”、跨境貨物“甩掛、吊裝和接駁”等非接觸貨物交接方式結合、循環利用集裝箱等一系列舉措,提升口岸通關效率,保障口岸疫情高壓下持續運營。友誼關口岸成為全國疫情期間全天候通關的邊境陸地口岸之一,疫情下的口岸通關模式得到上級的高度肯定。2021年,整體通關時間全國領先,通關貨值、貨車數量等指標位列廣西第一,憑祥市外貿進出口總值占全區的25.7%。截至12月27日,外貿進出口總額預計完成1628億元,超額完成全年1590億元的外貿目標任務。
憑祥電商節在江楠農產品智慧交易中心舉行。龐立堅 攝
憑祥市在做好防疫的同時,積極推進復工復產,使對外貿易恢復如初。圖為中越貨車在友誼關口岸。龐立堅 攝
三、經驗啟示
憑祥市發揮獨特區位優勢,做足“邊”及“美麗+”、“口岸+”的文章,歷屆黨委、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生態經濟工作,對縣域內重大生態經濟問題,堅持親自上手、親自謀劃、親自調度、親自推動,明目標、教方法、定方向、抓落實,有效推動了工作的扎實開展。將生態經濟目標責任制落實情況作為各鎮、各部門年度績效考評的內容之一,有力推動了生態經濟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大生態”思想理念逐漸深入人心,生態經濟齊抓共管的“大格局”已經初步形成。夯實基層基礎,在日常監督監管中,各部門強化責任擔當意識,做到“抓小抓早抓苗頭,抓實抓細抓具體”,從細處著眼、小處著手,切實提高發現問題的能力,堅持問題導向、找準方法,全面提高處理問題的能力,共同推動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
崇左市委書記藍曉(左四)到憑祥調研指導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黃偉 攝
文件下載:
關聯文件: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