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7年以來,廣西各級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積極開展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工作,目前,共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16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5個,從2023年1月4日起,我們推出“廣西生態文明示范創建綠色發展案例”欄目,對以上示范創建地區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的案例和經驗予以推廣。
一根蠶絲撬動蒙山經濟綠色發展
近年來,蒙山縣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圍繞“生態立縣、特色興縣”發展戰略,探索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將生態文明示范建設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充分發揮傳統產業優勢,緊抓“東桑西移”“東綢西移”發展機遇,按照“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的發展思路,大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成功把繭絲綢產業打造成為蒙山縣域經濟優勢特色產業,助推了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經濟發展,推動《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關于厚植生態環境優勢推動綠色發展邁出新步伐的決定》各項決策部署在蒙山真正落地見效。
(一)堅持把“生態立縣、特色興縣”這本生態藍圖繪到底。
20世紀70年代起,蒙山就開始種桑養蠶并一直傳承至今。蒙山縣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是邊遠山區小縣,環境容量小,工業基礎薄弱。縣委、縣政府從實際出發,充分利用自身自然生態好的自然條件,堅持“生態立縣、特色興縣”的發展戰略,緊抓“東桑西移”“東綢西移”發展機遇,繼續傳承種桑養蠶歷史傳統,因地制宜開始規模化種桑養蠶和發展繭絲綢產業,以創新為引領,大力建設現代絲綢產業,運用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和模式,積極改造和提升桑蠶絲綢產業,重點推動繭絲綢產業聚集群發展,大力打造繭絲綢產業循環經濟。
蒙山縣養蠶合作社集約化養蠶大棚
(二)加快構建良性循環生態體系,推動綠色經濟發展。
選準產業路子,因地制宜科學合理地統籌規劃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齊抓共管生態產業格局,探索產業轉型新模式,實現資源加工型向生態制造型轉變,把桑蠶產業打造成“生態產業+”的發展模式,逐漸在鄉村振興中走出一條脫貧致富路,群眾穩產增收顯著,生態效益良好,可持續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加快推進了現代蠶桑產業高質量發展和社會經濟與自然環境協調發展的良性循環生態體系,為鄉村全面振興和綠色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蒙山縣養蠶合作社桑葉基地
從“一顆蠶繭”延伸到“一根蠶絲”,再由千絲萬縷的“蠶絲”織就蒙山人民的“幸福桑園”。華虹、五豐、大染坊、金富春、中絲成等國內繭絲綢領域的領軍企業紛紛進駐蒙山,如今蒙山縣桑園面積已穩定保持在6萬畝以上,擁有智能化高速劍桿織機250多臺套,年生產坯綢1000多萬米,織綢產能規模穩居廣西首位,獲得中國絲綢協會授予“中國西部繭絲綢織造新城”榮譽稱號。預計“十四五”期末繭絲綢產業總產值達到30億元。
蒙山縣絲綢產業園區自動化織綢車間
實施既定戰略打好生態轉型升級組合拳。秉承生態發展不動搖,貫徹既定戰略不懈怠,尤其注重綠色轉型,把生態環境建設與經濟產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以《蒙山縣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規劃(2017—2026)》為總綱,科學制定工業振興年活動實施方案,打好轉型升級組合拳。重點引進補齊絲綢織造、服裝加工等生態產業鏈條,大力發展織綢、服裝、床上用品等精深加工產品,建設完善廣西繭絲綢全產業鏈示范園區,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真絲旗袍
(三)規劃產業融合,實現生態價值多元轉化為綠色經濟高價值。
按照產業聚集、企業集群的原則,重點規劃繭絲綢一、二、三產業融合,依托生態資源發展綠色產業,把蠶桑產業發展與“原山原水原生態”的自然底蘊和“原鄉原味原生活”的人文歷史相結合,積極發展以桑果采摘、蠶桑文化、創意景觀為主題的農桑休閑康養旅游,帶動周邊村民致富增收,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一片桑綠在山好、水好、空氣好的蒙山大地上不斷創新、發展、延綿,最終成為一張響亮的生態產業名片,也正是蒙山縣創新生態價值轉化路徑把生態高顏值變成綠色經濟高價值的有力印證。
蒙山縣絲綢產業園區香云紗晾曬基地
(一)注重科學規劃,走好“生態路”。蒙山縣以爭當新時代“兩山”理論忠實踐行者為目標,積極探索建立和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抓好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以“高起點、高標準、謀長遠”為原則,找準發展定位,扎實走好桑蠶產業每一步生態可持續發展的路子。
(二)注重綠色轉型,打通“新絲路”。成立繭絲綢織造新城指揮部,落實蠶桑產業推進專班、繭絲綢全產業鏈建設專班、生態文旅開發專班、要素保障專班,吸納全縣繭絲綢產業前端、中端、后端企業的9個黨組織加入,推動黨的領導下沉、重心下移,覆蓋整個產業鏈,并注重綠色轉型,做到有效管理,有效統籌,全力推進繭絲綢產業發展,為產業可持續發展打通新“絲路”。
(三)注重全鏈聯動,拓寬“致富路”。圍繞生態產業開展綠色招商,優選生態特色產業,在招商源頭上進行篩選把控,確保入園企業必須符合生態產業定位,并通過統分結合強一產、政企聯動育二產、農旅融合興三產等方式,拓寬桑蠶產業的“致富路”,逐步形成向蠶桑附屬產品全鏈發展的態勢。
文件下載:
關聯文件:
相關鏈接: